心大陸科普 | 帶你深入了解青少年郁抑癥昨日,歌手CoCo李玟因抑郁癥輕生離世,引發了公眾對心理健康問題的關注。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心理問題已經蔓延到更小的年齡層,比如青少年抑郁癥近年來已經比較常見了。根據《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19-2020)》顯示,我國青少年的抑郁檢出率高達24.6%,其中有7.4%為重度抑郁,這部分群體中,大部分是中學階段的學生。 遺憾的是,當抑郁癥狀剛開始出現時,無論是孩子自己還是家長、老師,往往很難意識到這可能是抑郁癥,并及時尋求幫助和就醫。關于青少年抑郁癥,你了解多少? “抑郁癥”這個詞,大家經常會聽到,也都很熟悉,它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疾病,不是普通的心情不好,不是去散心、想開點就能解決的。任何人,不管啥性格、都可能患抑郁癥。 醫學上并沒有專門的“青少年抑郁癥”這樣一個診斷,青少年抑郁癥其實就是抑郁癥,只是因為它剛好在12歲到18歲,在青少年時期被稱為青少年抑郁癥。青少年抑郁癥與成人抑郁癥在癥狀上有一些細微差異,因此醫學界通常將其單獨區分開來進行研究和診斷。 0 1持續情緒低落:主要指心情持續悲傷、難過,總高興不起來; 興趣減退:原來感興趣的事情,在抑郁期幾乎沒有任何事情能讓他提起勁頭; 精力缺乏、動力不足:即使一天什么事都不干,一直處在休息狀態仍感乏力。 以上核心癥狀出現2周以上,且每周大部分時間都是如此。這些癥狀可以是孩子自己報告的,也可以是家長、老師等人觀察到的。 當然,除了持續興趣下降、情緒不穩定、容易哭泣、出現乏力感等,如失眠、心慌、軀體疼痛、長期消極想法,自我評價低等,也可能是抑郁癥的表現。 只有情緒低落、精神缺乏毫無動力的人才會患抑郁癥嗎?當然不是啦。陽光愛笑不會得抑郁癥其實是誤解,有個通俗的叫法叫做“微笑抑郁癥”,它是指當一個帶有抑郁情緒的人把自己抑郁的一面掩飾起來,讓人以為自己生活愉快,使抑郁癥狀更難被發現。 這在青少年群體中尤為常見,比如可能覺得平時父母這么嚴格,肯定不會相信他們,也就覺得不可能解決問題了; 家長平時工作很忙,很少對孩子進行陪伴和聊天,孩子經常都是獨處,所以也就習慣了把心事藏在心里,在別人面前假裝快樂; 還有就是得不到他人理解,對于微笑抑郁癥的患者來說,也許也曾勇敢表達過真實的情緒,但得到的卻是漠不關心,甚至冷言相對,被問個究竟,但在被詢問一番之后,卻沒有任何有效的方法去解決問題。 久而久之,他們就會覺得還不如把心事藏在心里不讓任何人知道,至少不會因為被“詢問”而覺得更心煩。很多時候,會煩躁,容易發脾氣,甚至偷偷做出輕生的舉動,但在被發現前自己并不會主動表露出來。 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過以下一些微細的特征來判斷孩子有沒有出現抑郁的情況。 食欲突然改變,開始食欲減退或者過量進食。 作息時間改變,整天臥床睡覺或者經常失眠,甚至作息時間顛倒 對事物感到無望、內疚,覺得自己沒有價值。 對以往喜歡的事物不再感興趣、不再享受其中。 抑郁癥會影響他們的注意力和精力,使得他們在課堂上難以集中精神或覺得聽不懂,導致學習成績下降。 其實,抑郁癥的表現不只是我們普遍所認識的那樣,除了情緒低落、對喜愛的事物失去興趣或動力、思想變得負面之外,有一些患有抑郁癥的患者是很難被觀察到的。 我們應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孩子有沒有出現一些微細的抑郁特征線索,有沒有一些表面上看起來很樂觀、獨自一人的時候卻非常負面的表現呢,對于“愛笑”的抑郁癥患者,應早發現、早治療,通過專業治療,大多數抑郁癥可以治愈,可以恢復正常生活和學習中。 心大陸數字心育平臺 簡單易用的才是最好的 ![]() 青少年心理問題日益突出,如焦慮、抑郁、注意力缺陷、學習困難、考試焦慮、情緒障礙等問題嚴重影響著青少年的學習和成長。如果不能及時發現并解決這些問題,可能會帶來更嚴重的影響。 因此,我們推薦各學校使用心大陸數字心育平臺,通過AI+心理的數字化心理產品來精準識別和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 心大陸數字心育平臺為學校提供智能測評服務,滿足大規模心理團體普查的需求,并打通篩查、預警、建檔、跟進等心育工作鏈條。利用機器學習等AI技術,針對學生心理狀態實現AI分級預警,進行精準評估,識別心理危機。同時,建立學生伴隨式心理成長檔案,生成靜態篩查各層級報告,數據挖掘和分析沉淀數據價值,助力學校高效完成心理普查,提升心育工作的質量。 目前,已有兩千多所學校和五百多萬青少年使用心大陸數字心育平臺進行心理篩查。如果您想對該平臺進一步了解,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申請試用: 面對青少年抑郁癥 怎么做更合適?
不用背負太多心理負擔。請你明白,患者生病不是誰的錯,不要過于責備自己沒有照顧好他們。此外,患者有很多事情做不到,可能是疾病的原因,他們的配合度是需要不斷磨合、治療和改善的。 要不斷地去嘗試多理解他們,與孩子建立更強的聯結,保持傾聽,聽他們表達身心不適和顧慮,聽他們在講述中慢慢地重新定位自己,聽他們講述也許我們不知道的一些感受和經歷……傾聽過后,我們最好不加評價、不加分析、不加指責,同時表達關心,重視孩子的情緒情感和想法。 一個溫暖、穩定、相處起來舒服的狀態對抑郁癥患者很有必要。有的患者想單獨待會兒,我們就要在約定安全后給予一些空間和自由。有的患者容易哭泣和發泄,我們就要給予陪伴,允許他在不傷害自己的限度內發泄。 通過一組海報 重新認識抑郁癥 |